在广告创意部人的心里,“山洞”肯定是个再美好不过的回忆,因为那里承载了艺术,承载了欢乐,也承载了梦想。
我不是广告创意部的创始人,但我确实是“山洞”的开拓者。2008年之前的广告创意部与学生会的其他部门在一起办公,但因为工作空间需求大,而且纸笔颜料等材料比较杂,容易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工作。因此学院决定把广告创意部挪到负一楼的仓库里——也就是我们说的“山洞”,作为部长的我也成为后来他们口中的“洞长”。
这个地下仓库紧靠着学院大楼的地基,整个一面墙都是凹凸不平的青石,加上没有窗户,进深又长,确实很像一个山洞。也正如这个奇特的空间和构造,广告创意部的工作也是不同寻常、创意满满,自带激情和欢乐的广告创意部人将这个“山洞”装饰的光彩夺目。
2008年的学生会招新,我与副部长王秋平招揽了陶利、满慧、屈梦怡、韩越、闫丰蕴五人,然后我们七人就组成了“山洞”的第一批主人。
每次接到任务,我们就在里面摆好长条桌,摊开巨大的海报卡纸,揭开凝固的颜料瓶,打上一桶清水,把排笔洗干净后就开始调色。一边是在卡纸上打底稿,一边将已经调好的颜料在废纸上试色,然后根据先前的设计或者自己的灵感领悟来填色。再用毛笔简单勾勒,用楷书、行书、隶书等字体将主题、口号、落款等写上,这样“主体工程”算是完工了。后面就是晾干,用图钉钉在宣传展板上,再摆到学院门口,或者交给其他部门。
除了海报,还有各种通知,这纯靠书法功底。我们根据字数多少,在普通红纸上折叠出印记,算是简单排版,然后用白色颜料将通知内容书写上去。当然,这不容许出错,否则前功尽弃,书写“失误”后换掉重来是常有的事,一个通知写上好几遍的也有。
那时候的学院门口每天都有我们的劳动成果,一块块展板、一张张通知,给同学们传达着一些必要的信息。为了不耽误学习,大部分作品是在晚上或者周末完成的,七个人也通常分为两个小队,随机搭配,轮班作业,也算劳逸结合。当然,在劳逸结合上我们玩的最大一笔,是广告创意部作为唯一一个非班级团体,参加2009年学院小品大赛并获得第一名,我们的《唐伯虎点秋香》小品在爆笑中夹带着高雅的国画书法,在那晚十足惊艳了一把。
现在每年去爬岳麓山,我都会去“山洞”看一眼,变化也不大,但是听说广告创意部已经“转战”其他地方。今年我们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时,我又“开溜”进了“山洞”,洞内的“广告创意部工作室”几个字还在,我画的部门“大印”与所有部员的签名一起,仍然在裸露的岩石上,十多年过去了,竟然没有因为受潮而消失。但是当年写的《陋室铭》、《责任》、《兴趣》等已经不在了。“山洞”也略显杂乱破旧,与那时候的生机勃勃相比,确实有些苍凉。
那时候夏天的中午我经常在“山洞”里休息,在长条桌上铺上凉席就躺在上面,清凉的感觉胜过教室里的空调。虽然简陋不堪,但是在里面看看书、搞创作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,何陋之有?
不知道后来的“洞主”们是否跟我一样,对“山洞”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。一些曾经在洞里“战斗”过的同学还生活在长沙,聚在一起的时候偶尔会说起“山洞”里的故事,点点滴滴,娓娓道来,常常伴随着真诚的欢笑。
当时我还准备写一部《广告创意部简史》,心血来潮将《洞前史》都写完了,又不知为何停了笔,后面就再也没有续上,或许是有些东西身在其中,确实不好用文字表达。然而代替文字的是几百张“鲜活”的照片以及精心编辑的视频,这些我一直珍藏着,每一张海报、每一个笑脸、每一次聚会,总会勾起无尽的美好回忆。
作者简介:
肖磊,2006-2010年就读于9999js金沙老品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,现供职于中铁十二局七公司,任公司党委委员、党委工作部(工会工作部)部长。